“我国软件产业中最大的短板是基础系统类软件,像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还有云计算、大数据的平台,人工智能基础的框架、架构软件、工具软件、测试软件等基础性的系统软件,虽然国内近几年有了一些进步,但客观地说,这类软件我们还是以集成创新为主,真正的原始创新非常少。”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陈左宁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现场发言在11月12日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陈左宁在谈及软件创新时表示,要把基础系统类软件做好,首先需要搞清楚它的基本原理,要有基础研究做支撑,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一个很好的基础系统软件不是组织几个人短期内就能开发出来的。陈左宁说:“我在很多地方都在说,我们国家的软件成也开源,败也开源。简单的拿来主义是为了快出产品,快进市场,早见效果,长期这么下去会极大的损伤整个软件行业原始创新的积极性。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软件是一个创新活动的初心,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强基础软件,不断通过创新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软件产品如何在市场上取得成功?陈左宁表示,技术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生态是软件成功的核心要素。
“一方面,整个信息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在转型,与传统领域的融合越来越深,像新基建、5G、人工智能、工业信息化融合都给软件带来了巨大的转型空间和市场需求。在应用软件方面,国内已经取得较大的突破,随着数智转型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优秀的应用软件出现,但是这些应用软件与国内的基础软件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闭环。”陈左宁认为,整个软件产业只是形成了点、部分面、局部面的突破,没有体系化,而要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不是一两家企业的问题,需要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协同发力,也需要各个企业之间协同创新。
“我们讲国内大循环,也不代表着要自我封闭,而是要在国内大循环基础之上积极构建国际的循环,要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开源社区中去。我们不仅要利用好开源,还要通过自主创新不断的提高对开源社区的贡献度,更要有引领开源的自信。否则,别人老是说我们是拿来主义,实际上是你参与了开源,你有自己的成果也是被别人看不起,起码在软件上是被别人看不起的。”陈左宁说。
从工信部10月29日对外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前三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恢复,已逐步摆脱疫情影响,业务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8387亿元,同比增长11.3%。从利润水平看,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066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稳步上升,较上半年提高5.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