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大数据

浅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缓解企业融资难现状的关系
作者:司马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日期:2014-01-13

  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消费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市场通胀压力加剧,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快速增加,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1月起接连上调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连续12次的上调,使得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计上扬了600个基点。而在2011年6月14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金融机构的存款上缴比例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21.5%和18%。如此之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势必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在市场的货币投放。为了补充市场流动性,稳定经济局面,缓解企业融资难现状,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12月5日和2012年2月24日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市场反应得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与企业融资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了确保客户提取存款、解决资金清算需求而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相应地,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占其总存款金额的比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手段,属于宏观范畴,但实际上金融机构上交的存款准备金增减直接影响了自身的信贷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融资问题。

  企业想要从金融机构融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等机构的信贷实力,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机构在市场的信贷投放。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方面增加了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的数量,满足了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有着防御通胀的功能;而另一方面,每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就会从市场上收缩一次流动性,少则数千亿人民币的“锁定”将直接影响借款企业从金融机构的融资。相对应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产生的影响也可以由此推测。那么,为何存款准备金率会对市场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要清楚地了解多方的联系还需要从存款准备金的职能先说起。

  与企业融资有着间接关系的存款准备金一般具有四项职能,具体来说,第一,缓冲职能。即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助于在流动资产状况发生变动时稳定金融机构间的隔夜利率,化解风险冲击。第二,流动资产管理职能。存款准备金能够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备用金保障,一旦出现自发性因素产生的流动性供给紧张局面,存款准备金能够及时解决央行的资金需求。第三,货币控制职能。存款准备金通常被视为一种控制货币总量投放的一种常用手段,以此中央银行能够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做出有利经济平稳运行的决策。最后,收入和税收职能。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管理巨额的存款准备金能为中央银行带来一定的收入。

  因此,从存款准备金的重要职能可以得出,存款准备金率的波动对货币市场起着重要的影响。任何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动都需要中央银行在多方进行衡量。尤其是对市场上各类企业融资状况,此轮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将对缓解企业融资难现状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我国,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金融市场的一大难题。信贷投放的行业、地域、企业性质等方面始终无法显现出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往往信贷需求度高的企业因种种原因无法获得高质量的贷款,而某些本身资金充裕的企业却因为便利性可以轻松拿到低成本的贷款。这种不均衡的企业融资现状造成了市场无法实现“按需分配”,信贷资源更是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但是抛开国情因素,中央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确能从一些方面缓解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以2011年12月5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根据2011年10月末的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计算,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后,在市场释放了约4000亿元人民币,这部分资金的释放,很快就增大了市场的流动性。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中小企业能从中得到融资压力的一次缓解。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使得银行的放贷能力增强,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相应比先前容易,偿还贷款后再次获批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在当时结合政策与市场实情,该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的可能性非常之小,毕竟房产调控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松动。因此最大的收益方是处在内外交困中的实体经济行业。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复杂形势下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而实体经济企业正是响应国家号召,促进经济稳步发展的推动力量。在信贷投放上,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资金虽然不能彻底解决企业的融资难现状,但至少能够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

  紧接而来的是2012年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月24日起,再次下调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百分点。这是中国人民银行4年来的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为20.5%,中小金融机构为17%。大致估算,此次央行解冻资金规模同样在4000亿元左右。这笔资金中的部分将流入银行业,这对于银行的信贷投放,又将起到释放作用。结合此前市场从银行了解到的信息,今年信贷资源将主要投向企业为主,多数银行会将30%-50%的新增贷款发放与中小企业,为此企业融资状况也将得到改善。

  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虽然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是市场信贷投放的主体,但是现实情况中,我国企业能从银行获取的贷款数量占其资金需求比重并不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为了防止市场投资过热和国外热钱的流入,中国人民银行一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企业融资局面更加紧张,资金需求无法满足。巨大的财务压力,促使企业谋求其他融资渠道,然而例如民间借贷这类融资方式极易产生对企业经营不利的影响。在偿还高利息的胁迫下,有些企业不得不采取“借新还旧”的经营套路,一不小心可能陷入“庞氏骗局”的恶性循环。

  但是归根到底,银行的信贷资金在相对较紧的货币政策下一样无法满足所有企业的融资需求。挑三拣四地选择借款人也不能完全归咎于银行的高姿态,更多情况下,银行必须需要考虑信贷风险管理。一方面企业应该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缓解融资难现状,但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完善自身资产债务结构,从本质上提高信贷审批资质。另外,拓展其他正规融资渠道也是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方式,比如,引进成熟的风险投资机构,谋求上市融资发展也是企业可以参考的模式之一。国内外众多的上市企业在成立之初同样面临着融资难题,但是在得到出色的风投机构协助后,不仅解决了资金方面的需求,而且自身经营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高。

  由此看来,中央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缓解企业融资难现状具有紧密的关系。成千上万亿资金解冻流入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起到了支持作用,为此企业将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部分贷款,从客观层面上缓解融资压力。但企业在解决经营中融资难题时,除了要充分利用银行信贷工具之外,完善自身资产债务结构,寻求多方融资渠道对于加快企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