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CIO 资讯

西格码电气CIO胡景波:数字技术与商业深度融合的探索之路
作者:   来源:北国网   日期:2018-11-26

    上一个十年,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商业;

    下一个十年,协同赋能平台将颠覆所有组织。

    这句话是2018年11月3日“致远互联第八届协同应用大赛冠军”西格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IO胡景波所提出,并令这个行业眼前一亮的口号。同时表达了在数字化建设的道路上,一定要以业务逻辑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基石。唯有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数字化才能腾飞。



    西格码电气CIO 胡景波

    多年前,胡景波还在德国留学,曾在西门子解决了永磁同步电机精密控制的一个重大技术难关。当所有人都在欢喜雀跃的时候,胡景波却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来德国之前的一个困扰他许久的谜团又重新浮现在了眼前:为什么这样领先世界的技术,却只能在极少数控制设备上产生价值?为什么不能走向技术产业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呢?回国之后,胡景波带着疑惑开启了他的技术与商业深度融合之路。

    一路走来,胡景波攻克多参数宽范围新型PSS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开发广域电网自动电压实时分析与控制软件,配网拓扑DNA同源鉴定软件等技术壁垒。但没有对市场与商业的深刻洞察与理解,是无法实现技术产业化的。于是胡景波又打造了在全国电力行业有深度影响的“电力合伙人”平台,并通过网络数据技术开辟营销新路径。这些艰难的尝试虽然让他在很多领域大有突破,但对于解开心中谜团还有距离。

    2014年,机缘巧合,胡景波来到了西格码电气这样一个多业态、跨区域、团队年轻化的电力工程总包服务型企业。他感觉这既是契机,又是挑战。因为,企业面临数字化升级转型的“五大挑战”(数字驱动未来,但是数据从何而来?在封闭的系统下,如何整合外部资源?有限的管理人员如何应对无限的管理事务?电力合伙人的商业模式如何落地?如何跨越信息化与企业转型的鸿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打开数字技术与商业融合的大门。

    2018年1月,胡景波从业务部门空降,负责信息化部门。“企业数字化升级转型的‘五大挑战’变成我的五大天问,每天如影随形,简直就是一种拷问,那一个月我几乎每晚失眠。那段时间我参加了电力工程企业协会、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的很多活动,也走访了很多信息化建设做得好的同行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公司。但是,并没有找到适合西格码自身发展需要的数字化建设解决方案。”胡景波在总决赛上谈到。

    在2018年2月,胡景波接触了国内各大协同软件厂商,最终携手致远互联。

    “用致远互联CAP业务定制平台做HR、CRM、供应链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模块,使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的结合成为一种可能,而且简单易用、便于迭代。这是我们最终选择致远互联的原因。”胡景波说,“我们的信息部门成员大部分都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但是使用致远互联CAP业务定制平台,只要学一点简单的编程,就可以做二次开发以及数据库方面的工作。我们从CAP3.0升级到CAP4.0,所有的业务流程和职能流程全部由各部门自己来做,这充分说明致远互联CAP确实是简单易用易上手的。”

    仅仅用了半年多时间,胡景波带领的信息化团队,通过致远互联的产品,就帮助公司完成了数据采集落地、协同应用落地、合伙人模式落地最重要的工作。

    数据采集落地让项目管理实现高效化

    原来一个覆盖253个村的光伏扶贫项目,需要投入20辆车、20个司机、20个资料员,至少花3天时间才能采集到项目进度信息,后来通过致远互联CAP业务定制平台快速搭建了移动端的信息采集模块,不需要1辆车、不需要1个司机、不需要1个资料员,施工人员即可现场采集并实时上传信息。

    协同应用落地实现管理扁平化

    以前,公司希望通过组织的扁平化实现管理的扁平化。但是通过组织层级的浓缩来实现管理扁平化,中高层管理人员将会面对大量未经加工、分析、处理的冗余信息和无数琐碎的审批,从而造成管理者的灾难。依托致远互联的Formtalk云平台、V-join泛组织管理平台、A8-V5协同管理平台,既可以管理设备供应商,也可以管理施工供应商,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管理,并且通过信息扁平化促成管理扁平化。

    数字技术与业务逻辑的融合开启商业新生态

    "我们希望打造的是未来电力商业的新生态。"胡景波介绍,"生态圈有四大特点:一是标准化,二是多元化,三是可复制化,四是可进化。只有标准化才可能走向专业化,只有多元化才可能进化。任何生态不可能被设计,必须先有一个环境,一个雏形,一个共生的土壤,才能逐步落地、演化、进化。"胡景波打造的合伙人商业模式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原则,既有内部协同平台、合伙人协同平台(电力合伙人),又有产业链协同平台,三者相互共创共生,才能让数字技术与商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