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智能制造

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落户临港
作者: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日期:2019-03-28

    原标题: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落户临港

    3月26日下午, 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以下简称“项目中心”)签约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中国的第一个科研机构完成筹建、正式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正式批准的中国第1个、全球第10个弗劳恩霍夫项目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院士,弗劳恩霍夫制造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斯图加特大学工业制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Thomas BAUERNHANSL,弗劳恩霍夫制造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项目经理Michael LICKEFETT,斯图加特大学工业制造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Marco HUBER教授等7位德方嘉宾,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全,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史文军,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晓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瓯,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沈伟国,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洪海,临港集团副总裁朱伟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罗鹏,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孙丽珍、金隼,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杜朝辉、常务副院长彭志科、副院长王皓等中德双方智能制造领域权威机构领导、企业嘉宾及师生100余人参加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奚立峰主持。


 


    张全代表上海市科学与技术委员会致辞,对中国第一个弗劳恩霍夫项目中心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此次弗劳恩霍夫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临港地区强强联合,对于中国和上海的智能制造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上海市科委将围绕产学研合作的关键环节,打造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共享集聚,加快产业结构专业化,不断探索新型产学研模式,促进国内外产学创新,形成各类优势互补。他认为此次签约开启了上海智能制造的新征程,希望能够产出一批重大科技和产业化成果,成为智能制造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发机构,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产业升级做出新的贡献。


 


    史文军代表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弗劳恩霍夫协会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强强联合,将在整合资源、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孵化方面,助力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上海市经信委将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继续为智能制造产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项目中心后续建设给予全力支持。他希望合作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将研究机构打造成应用技术研究、产业合作的标杆示范项目,共同推动上海以及长三角智能制造发展,为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发挥应有的作用。


 


    陈杰表达了临港管委会对项目中心建设的支持。他希望项目中心围绕智能制造和工业4.0前沿技术领域开展更多的深入合作研究,实现更多成果转化,赋能高端产业发展,助推科技创新进步,助力临港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他表示临港管委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项目中心在临港的高水平运营和发展,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水平建设。


 


    沈伟国代表上海科创投集团致辞,认为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强强联手,共建智能制造项目中心的模式,创造了国际顶尖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与国内一流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为科技创新型机构的合作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科创投集团将聚焦国家战略,发挥国有创投的“示范”作用,推动项目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项目中心迈上新台阶。


 


    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CIRP)前任主席、弗劳恩霍夫协会资深教授Fritz KLOCKE代表弗劳恩霍夫协会视频致辞,向所有支持、促成项目中心正式成立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希望双方将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更广泛、更卓有成效的合作,并且能持续推广这一合作模式,推动中德合作关系深入发展,带动智能制造产业的进步。


 


    Thomas BAUERNHANSL在致辞中指出,弗劳恩霍夫协会成立于1949年3月26日,今天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第一个弗劳恩霍夫项目中心与总会正好在同月同日诞生,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近两年的筹备过程中,为搭建中德科研合作机构和文化的桥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解决了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中国设立科研机构的法律问题,奠定了双方未来合作的稳定基础。他希望双方推进工业价值创造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信息物理系统,培养人才,共同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林忠钦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致辞,对出席签约仪式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林忠钦在发言中指出,2017年在临港管委会、上海交通大学的积极推进下,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从备忘录到正式合约,双方通过多次详细谈判协商,摸索出了合作的新路线,创新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国外著名非营利科学研究机构与我国进行深度合作理顺了法律规范,开创了国内外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与我国共建科研基地的先河。他表示,中国第一个弗劳恩霍夫项目中心落成于上海交通大学,不仅是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个重大进展,希望项目中心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研究和转化基地,为制造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奚立峰、Thomas BAUERNHANSL、吴晓华分别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签署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正式合约。林忠钦、张全、史文军、陈杰、吴晓华、Thomas BAUERNHANSL、沈伟国、Michael LICKEFETT、黄瓯、Marco HUBER、徐洪海、Joerg SIEGERT、朱伟强共同为项目中心揭牌。


 


 


 


    会上宣布了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战略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聘请林忠钦担任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Fritz KLOCKE担任战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聘请奚立峰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Thomas BAUERNHANSL、陈杰担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Marco HUBER 、曹兆敏、Christoph MITTERER为专家委员会委员;项目中心任命Michael LICKEFETT 为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德方主任,王皓为中方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的成立不仅推动了临港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进程、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且对我国建设非营利共性技术研发机构起到了借鉴作用。项目中心由弗劳恩霍夫协会官方授权,法律定位为从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成本中心。2017年10月14日,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三方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开始筹建该项目中心。之后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开展了历时一年多的详细谈判,双方共同努力解决了国际非营利性机构进驻中国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包括弗劳恩霍夫协会进入中国的非营利属性问题、协会人员在华长期工作的税收、劳动属性等,探索出了我国与国际非营利性机构合作的新路线,为我国建设非营利的中间型研发转化平台提供了很好的体制机制借鉴。

    作为德国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强强联合的研究平台,项目中心将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发挥智能制造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动上海科创中心、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体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