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信息安全

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
作者:   来源:正北方网   日期:2020-03-04

    日前,江苏首起利用疫情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告破。疫情防控期间,薛某某制作了一个虚假网站,以“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即可预约领取口罩”为手段,非法窃取群众的个人信息。最终,民警通过侦查,迅速抓获了虚假网站的制作人薛某某,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疫情防控盗取个人信息的案例。但是,比这种恶意盗取信息更多的,是打着“防疫”名头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疫情防控期间,笔者多次看到微信群中疯传部分湖北返乡人员的名单,其中虽然不乏确诊患者,但更多的只是从武汉返回或者途径武汉。平心而论,为了疫情防控,公开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确实有必要,既可以提醒公众及时自查,也能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但是,公布的信息需要详细到连身份证号、手机号、门牌号等敏感信息也要包括在内吗?这些未经“脱敏”的信息被疯传之后,导致不少武汉归来或者途径武汉的非确诊患者也遭到电话或短信威胁、恐吓、谩骂,不仅反映了信息泄露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无视与无知,也破坏了社会信任,不利于疫情防控。

    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本身危害巨大,这次疫情中,绝大多数人都登记过个人信息,而且还不止一次,无论是手写的还是电子的,基本都是详细到身份证号、手机号和门牌号。这些个人信息数量庞大,一旦发生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盗取,极易成为敲诈勒索、绑架、暴力追债等恶性犯罪的“帮凶”,甚至还可能引发电信诈骗、金融诈骗和入户盗窃等刑事犯罪。当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发生过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也有不少人因此而被通报、批评和查处,可见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一些经过授权的部门和单位通过正式渠道收集个人信息是可以理解的,公众也会配合这种信息采集。但是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管理,保护好被采集者的个人信息,彻底打消公众心头的顾虑,有关方面有必要认真考虑。

    身处疫情防控的非常时刻,我们更加需要掌握好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避免信息泄露造成次生伤害,最大限度地为战胜疫情凝聚信心、汇聚力量。 (李振南)